工委主席访谈录:潇湘项目中心主席唐芬分享了从履职时的“迷茫”到打造中心特色项目、梳理中心发展策略的规划历程,以及尽己之能搭建青年企业家参与环保的桥梁,让公益传承潜移默化;在项目起色之余,她把环保公益伙伴也纳入潇湘项目中心的整体发展,希望伙伴把自己当成中心的一员,增强归属感,彼此之间形成网状联动。
唐 芬 潇湘项目中心主席
唐芬,远大住工董事、总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阿拉善SEE潇湘项目中心工委主席。
潇湘项目中心成立于2014年9月,截至2022年7月,共有会员17名。中心以“保卫母亲河,守护三湘水”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并大力支持湖湘环保公益组织发展,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综合管理+自然教育+政策推动”四者相互联系和结合的示范模式。
在阿拉善SEE环保公益活动现场
刚履职潇湘项目中心主席的时候,唐芬一度很迷茫,在发展中心自己的落地项目和继续参与总部的品牌项目之间有点拿不准。一年半过去,她联动湖南本地环保公益伙伴,邀请专家研讨,梳理出潇湘项目中心的发展策略,把两个环保项目成功落地。为了资源的延续,她从一开始就部署传承,希望把规划和项目持续交接下去,为潇湘项目中心做出自己的特色环保项目IP。在疫情导致经济下行、会员流失的大环境里,她把中心大门向会员真诚敞开,让会员参与率保持在80%。
接手第四届工委主席,唐芬的担子并不算轻。前三届工委在开创自有特色项目和环保平台方面,已经做了诸多尝试和探索,如在总部品牌项目的参与方面,潇湘项目中心始终保持着不错的成绩。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新突破,唐芬自履职时便开始着手布局。
基于跟湖南环保公益伙伴的友好关系,2020年底,潇湘项目中心联合伙伴把本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环保遇到的问题做出整理,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开会研讨,梳理出属于本中心的发展策略:以洞庭湖流域为载体,开展以“水”为主线,“麋鹿”等关键保护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试点示范工作”,以及以武陵—雪峰山、罗霄—幕阜山、南岭为载体,开展以“山”为主线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试点示范工作”。
长年积累之下,东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有很好的基础,潇湘项目中心的环保工作也向来以“保卫母亲河,守护三江四水”为核心,唐芬计划先把“水”的主线做起来。2022年6月19日,“一鹿有你”项目启动,尝试在以东洞庭湖旗舰物种麋鹿为核心的东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综合管理+自然教育+政策示范”的联合模式。
在“一鹿有你”项目启动现场
“我们希望通过搭建保护研究的交流平台,建立社会化参与、保护区综合治理的示范。”唐芬介绍,项目借助岳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东洞庭湖麋鹿保护协会执行,让社会力量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同,聚焦麋鹿栖息地的科学监测及日常巡护,周期性产出环保数据报告,为未来麋鹿的野生种群保护,以及洞庭湖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潇湘项目中心也希望通过“一鹿有你”,打造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的基地。早期,东洞庭湖麋鹿保护协会设立了“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助中心”,潇湘项目中心计划集结阿拉善SEE其他环保项目中心,导入自然教育基地的优秀经验和做法,统筹和联合资助不同领域的伙伴,在“救助中心”开设自然教育课程、生态保护自然游、野外监测考察等开放活动,打造一个公众参与环保、参与生态,了解阿拉善SEE的窗口,“麋鹿作为东洞庭湖野化最好的种群,有很好的标志性,它作为中华瑞兽,在项目的宣传推广上容易形成社会关注的流量,可以做成我们项目的IP。”唐芬说。
尽管潇湘项目中心很早就通过创绿家、卫蓝侠、劲草同行等总部品牌项目,支持本地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但唐芬回忆,早期的自己作为会员,知道资助了很多伙伴,却没有多少直接的交流。当选主席之后,她便有强烈的意识要求,要加强与伙伴的互动。
2021年5月20日,潇湘项目中心发布了“守护潇湘”资助计划,致力于资助湖南地区环保公益组织。唐芬希望通过属于中心自己的资助计划,把环保公益伙伴揽入潇湘项目中心发展的整体框架,让参与其中的伙伴把自己当成中心的一员,增强归属感。
也是在不断与伙伴的交流中,潇湘项目中心发现,湖南的环保公益组织涉及领域很重合,集中在水资源保护、湿地保护、污染防治几大方面,鸟类保护领域的民间力量几乎空缺,拥有不小影响力的“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一直由保护区组织运营。于是,潇湘项目中心联合心近自然、创意环保发起“羽风同行”鸟类监测计划,在填补行业空白的同时,通过招募公众并提供鸟类调查与监测培训,开展野生鸟类监测、研究及公众科普活动,让更多人参与保护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的行动中。
公益项目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不管是数据积累、成果评估,还是形成对未来环保工作的战略性建议,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尽管每届工委任期只有3年,唐芬依然把“山”“水”主线的发展做成了5年规划,她希望把基础打下,为下一任工委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做些准备,毕竟如果缺乏延续,资源便是浪费。
唐芬很珍惜历届工委留下的经验和基础,她视为自己能够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从本届开始,她希望实现更好地传承,“我在想,能否形成一些书面的、正式的文件,让每一任工委在总的基调上形成基础共识,然后在纲要性的大文件下去发挥。”唐芬说。
她想得很明白,“新一任工委不管怎么样,都是从现在的会员中产生。”所以日常里,她要求不仅向工委,也要不断向会员传递潇湘项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一些架构,相关的项目,所做的准备。”唐芬说,这样传承便能潜移默化地发生,而不是等到工委交接班再来讨论。
在日常工作中,唐芬也要求区域代表尽可能做好项目跟进和成果总结,“能够留下来的东西越多,越能够看到持续投入带来的价值和效果,就越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就意味着这件事情继续做下去的可能性越大。”
在“一亿棵梭梭”春种现场
相比一些环保项目中心有“大佬”坐镇,潇湘项目中心没有这个条件,但唐芬不觉得是一件坏事,“组织要长远发展一定要去大佬化,让价值观在会员中得到固化和传承。”
唐芬的做法是,尽可能“麻烦”大家。
“从我做会员的经历来看,有些时候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没有人找我,或者我不知道我能够做些什么。”所以当选主席之后,她更积极主动向大家发出需求,“希望得到哪些帮助,或者觉得谁能给这方面帮助,就赶紧去促进。”她认准一个道理,只有参与越多,了解越多,才能产生共情,才会有热爱和收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越参与越热爱越坚守。”
唐芬有意在潇湘项目中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公益本来就是投入和付出,又没有工资,如果大家还吵吵闹闹、面红耳赤,就太没有必要了。”但一个组织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很正常,只要出发点一致,就容易协调。“我个人比较大大咧咧,可能是比较好的黏合剂,把大家的矛盾疏解,把大家的优势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空隙尽可能缩小。”
做主席的这几年,唐芬公司的一些团队也间接参与到潇湘项目中心的活动中,公司的员工对阿拉善SEE的认知度也日渐高涨,每年99公益日、小米秋收等环保活动,员工都积极参与其中。在唐芬的带动之下,工委和会员也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每一次活动,都有会员带着家人、朋友、员工一起参与,“大家愿意发动身边更多人的来关注阿拉善SEE,我就觉得是个好现象。”
唐芬给潇湘项目中心的定位是“小而美”,“我不觉得会员越多越好,从我当主席就讲了,我不提倡大家分配任务,去抓自己的朋友,抓企业的供应商入会,意义不大。”她希望会员是真正认可阿拉善SEE的价值观,对环保、对公益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但会员流失的问题也必须面对,目前潇湘项目中心会员17人,第四届工委期间流失了5位会员,其中包括3位工委,唐芬觉得“非常惭愧”。
唐芬把潇湘项目中心办公室设在自己的公司,除了出差,每天都能和区域代表见面。她带着区域代表一起走访会员企业,“大的原因还是经济环境,影响非常大。”唐芬说,在特殊时期,一些会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在企业,“得尊重和支持。”但潇湘项目中心依然为他们留着一扇门,工委会对所有会员开放的同时,曾经的会员只要愿意参与,也始终欢迎。
在吸纳新会员方面,唐芬计划让潇湘项目中心的会员更年轻化,她有意促成潇湘项目中心跟一些年轻群体联动开展活动,向他们传播阿拉善SEE的价值和理念。
2022年7月5日,潇湘项目中心联合长沙本土青年企业家组织“晓麟读书会”,走进唐芬的企业远大住工探访交流。唐芬发表“建筑新产品,城乡新未来”的主题分享,以此为契机,介绍在“3060”双碳目标的绿色机遇期,阿拉善SEE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环保公益组织,聚焦可持续发展与实践的构想。她希望更多青年企业家积极加入,承担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组织青年企业家赴远大住工参访交流
活动后,读书会成员还在饶有兴致地在一起交流,但唐芬并不功利,“哪怕不能成为会员,能影响更多的社会中坚力量关注和参与环保,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随着入会年限的拉长,唐芬越来越明显感受,在阿拉善SEE里信任的重要性。尤其在疫情期间,很多会员企业间的探访交流活动都无奈搁置,所以她时刻注意对所有会员保持开放,尽可能把工委的想法、工作,包括进步和成果,及时向会员公开,“大家公开透明,有商有量,就不存在猜忌、怀疑、推诿,氛围变得更加融洽,更加愉快,也才更愿意跟你一块玩。”
效果还是很明显,2021年,潇湘项目中心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获得了“最佳会员参与奖”,意味着1-11月中心会员参与率达到80%以上。尽管目前会员出现流失的情况,但唐芬有信心,逐步开展的一些工作会带来新会员的增加。
在2021年度会员代表大会现场
在疫情大环境下,这届工委并不容易,但让唐芬欣慰的是,大家也更加协力。她觉得很幸运,获得的认可和支持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有两三位工委都跟我说,一直坚守一半是出自环保公益的初心,一半是因为我,我想,这是对我的最高褒奖,让我特别感动,给了我很多的力量。”唐芬和他们相约着,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一定要成为终身会员,“我觉得重新找回了初心,大家一起并肩同行的感觉特别好。”
环保公益路我们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