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环境保护的征途上,阿拉善SEE已砥砺前行17年。从“基于阿拉善,不限于阿拉善”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守护一方水土”,我们逐步完善和发展以项目中心为核心,企业家会亲通过项目中心平台深度参与到本地的环境治理中。目前,32个环保项目中心,已成为推动阿拉善SEE环保项目的重要力量。』
为传播环保项目中心在会员发展、组织建设、项目落地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及示范案例,我们拟通过对项目中心负责人的访谈,力图梳理出各自独树一帜的环保特色,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第一期“工委主席访谈录”,我们通过天府项目中心主席米瑞蓉的介绍,深入了解到她对环保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对会员的发展和维护等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米瑞蓉 天府项目中心主席
米瑞蓉,阿拉善SEE天府项目中心主席,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成都阅读协会会长,成都万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丰德集团董事,成都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名誉会长。
天府项目中心成立于2018 年4 月25 日,截至2021年9月,共有会员20名。围绕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议题,通过科学的保护示范,凝聚企业、政府、科学家的力量,先后发起“熊猫回家”、“四川最美巡护员”、“新龙猫科动物保护”等多个生态环保项目,并支持和帮助7 家本地环保机构的发展和成长。
阿拉善SEE天府项目中心主席米瑞蓉有很多身份,企业家、作家,以及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成都阅读协会会长等多重社会身份,微博拥有百万粉丝,在不同的场合,她的身份在不停转换。她坦言自己以前并不愿意介绍很多职务,但是到了阿拉善SEE以后,她开始把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用到极致。
天府项目中心主席米瑞蓉
环保项目要“做到点子上”
大相岭自然保护区对于米瑞蓉来说太熟悉了。作为阿拉善SEE天府项目中心主席,从2018年开始,米瑞蓉就频繁出入这片大熊猫保护区,中心的第一个项目“熊猫回家”落定在这里。
2018年初,米瑞蓉和四川的几位会亲一起,筹备项目中心和项目落地的事情,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大熊猫身上。
“因为各地都要寻找自己的特色,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我们四川引以为傲的。”米瑞蓉说。
米瑞蓉请阿拉善SEE的专家团队出谋划策,跟着资深环保人士和专注熊猫研究的专家一起去大熊猫保护区实地走访。一路调研下来,他们发现,大熊猫作为国宝,全球关注,国家也有很多保护项目,但国家投在熊猫身上的资金和资源,多在圈养和繁殖的环节,对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还是一个盲点。
“城市发展对野生熊猫是有破坏的。”米瑞蓉说,人为把道路扩开,把山脉打断,使熊猫的生活圈子变得碎片化。而且熊猫特别敏感,对人很恐惧,随着高速、水电等现代化的建设,大熊猫都藏到边远山区里了。
根据专家团的建议,作为一个资金和能力有限的环保组织,天府项目中心决定不去做国家和国际资金重点投放的熊猫繁殖领域,而是把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恢复作为项目的切入点。
项目命名为“熊猫回家”,希望为熊猫打通生态链,让它们回到原有的生活圈。
熊猫跟着竹子走,天府项目中心就恢复和疏导竹子的生长。根据专家指导,用50亩到100亩林区作为样方进行竹林改造,科学砍竹和补栽乔木,调整稀密程度,使其适合熊猫生存,让更多熊猫循路回家。
“熊猫回家”项目验收
天府项目中心把当地居民也纳入其中,让社区的老百姓根据要求进行样方改造,验收以后给予资金补助,帮助老百姓解决生计问题,他们就不会去狩猎,也不会去破坏森林,以此反哺生态链。
本来以为是“自娱自乐”的项目,因为工作“做到了点子上”,弥补了“大熊猫保护”的盲点,“熊猫回家”得到当地政府、保护区尤其是四川省林草局的大力支持,四川省旅游局也主动把天府项目中心纳入四川省生态旅游节的体系,天府项目中心成为四川熊猫旅游节的主办方之一。
米瑞蓉觉得,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就是要找准位置,把各种力量融合起来,把效果做到最大化,让公益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
2019年7月25日,循着“熊猫回家”摸索的成功模式,天府项目中心又启动了“新龙猫科动物保护”项目,通过社区保护地的形式,在新龙县色威乡益麦村和雄龙西乡瓦日村开展猫科动物保护,得到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的重视和支持。
“新龙猫科动物保护项目”启动
天府项目中心新龙猫科保护项目标识
项目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人
在“熊猫回家”项目里,米瑞蓉和天府项目中心的同事一次次走进保护区,认识到一个特殊的群体——巡护员。付明霞就是他们最早接触的巡护员之一。
付明霞研究生毕业,动物学专业,在校期间跟着导师做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毕业后来到大相岭,做起了大熊猫保护区的一名巡护员,负责野外监测和巡护,以及一些重点区域的专项调查,包括野化放归大熊猫的训练。
这个青海姑娘被四川的山清水秀吸引而来,因为专业对口,对巡护员的工作也很喜欢,而且“感觉有点兴奋,保护大熊猫哎。”
付明霞把所学的知识赋予到项目中,为保护区带来很多科学的手段。对于普遍由当地村民、下岗工人组成的巡护员队伍,这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有助于改善巡护员整体素质。
就是工作条件让人心疼。
巡护员的工作基本上都在大山里、水沟里进行,安装红外相机、维修设备、读取数据,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干粮,有时候还得在野外露宿。四川降雨多,湿度大,淋雨、受冻是常事。最重要的,他们常年工作在野外,长期远离亲人和家庭。
付明霞不觉得辛苦,但被问到“你每年就春节的时候回家一次?想家怎么办?”这个小姑娘总是忍不住落泪。
四川省的自然保护区内约有3000余名巡护员常年工作在野外,故事不尽相同,但都同样热爱这片土地。一些“林二代”的故事也让米瑞蓉动容。他们的父辈作为林业工人,为了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在50、60年代砍伐树木搞建设,到了子女这一辈,他们转做自然保护,说要帮着父母“赎罪”。
米瑞蓉发现,其实项目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这些巡护员的工作。她突然意识到,关注大自然这背后的人或许更有意义,也更能感动人。
“我们不但是要关注大自然,更应该去关注保护大自然的这群人。因为通过他们可以告诉我们,真实的生态环境是什么样,而且他们就是在践行保护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希望帮他们从幕后走到前台。”米瑞蓉说。
2019年,“最美巡护员”项目启动
“最美巡护员”项目由此诞生。
两届评选下来,“最美巡护员”已经从2019年的四川4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扩展到2020年的四川166个自然保护区,覆盖面也从1500名巡护员到3000名巡护员……天府项目中心给予获奖的巡护员最大的荣誉:隆重的颁奖典礼、1万元现金和5万元野外装备奖励、国际专家面对面培训的机会……
最美巡护员评选
在颁奖典礼上,这些常年躬身深山的巡护员,第一次跟林草局的领导一起吃饭,第一次对着镜头讲自己的故事,第一次被现场的“会亲”抢着满足愿望,第一次有被聚焦的感觉,第一次为自己的工作自豪。
2020年11月29日,米瑞蓉记得非常清楚,第二届“最美巡护员”颁奖盛典的第二天,中央宣传部、国家林草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文件,宣布将在全国开展最美生态护林员的宣传表彰工作,“这意味着,我们把这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面整整两年。”
林草局也给予很大的肯定,“他们经常跟我说,这是政府部门早就想做但是还没顾得上的事,也是众多从事环境保护的专家们想做而没有能力推动的事。”
但更大的意义还是来自巡护员本身。
米瑞蓉清楚地记得,因为很少和人交流,最开始跟这些巡护员接触,他们不敢面对你,不敢直视你,“我觉得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在于让社会关注他们,他们有一种荣誉感,他们觉得我们很自豪,变得自信。”
未来,米瑞蓉还希望给巡护员带来更多的可能,比如与政府合作,让“最美巡护员”的评选跟职称评定挂钩,跟工资和奖金挂钩。
他们要一步一步做,逐渐实现。
面对会员,回归初心
项目顺风顺水,会员发展却一度受到挑战。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来,天府项目中心的会员经历了大减员,从成立之初的36名会员,到如今的20位,还包括最近加入的5位新会员。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疫情的冲击让业绩受到损失,经济下滑,“很多企业家的企业都不在了,他怎么还能在你这里面生存?”米瑞蓉可以理解。
但是回到原点,她开始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是会员参与度不够,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进入阿拉善SEE是为什么,甚至不知道阿拉善SEE在干什么。”米瑞蓉说,一些会员的加入,可能因为名人效应的带动,“比如某位会长来了。”也有因为身边朋友都进来的从众心理,“最关键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融进来,没有像我们这样经常走到保护区去看一看。”对比一些支持天府项目中心的朋友们,米瑞蓉发现,即便没有正式加入成为会员,但是跟着去项目地看过了,也会受到更多的影响和感染。
米瑞蓉向来不太主张“麻烦”会员,对于很多走访活动,她首选让工委会自己做,“我们怕耽误大家太多时间,都是做企业管理的。”但是后来,她反思这样其实不对,“要大家都来参与。”
回想自己刚加入阿拉善SEE的时候,其实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也有一个思想变化过程。“公益对一个企业家来讲,肯定是应该做的事儿,然而交了会费,参加一些会议,以为就是做的全部了。”米瑞蓉说,一些老的项目中心给了自己启迪,“就需要这个项目中心有独立运作的一些方法和项目,才能让所有的会员有存在感。”
天府项目中心确实也没有正儿八经地给会员们做过系统培训。
今年8月,工委会特地策划了一场新会员见面会,把这些问题都梳理出来,给新老会员一起做了培训:什么是阿拉善SEE?SEE三个字的含义是什么?责任是什么?我们天府项目中心和别人不一样的在哪里?
米瑞蓉主席在新会员见面会上作分享
“变化挺大的,新会员参与度明显高过以前糊里糊涂进来的,在群里的活跃度也明显提升。”米瑞蓉说,99公益日的工作本来已经布置完了,但新会员都积极要参与进来,“他就知道我是天府项目中心的,我有我们自己的项目,而且非常急迫说什么时候到山里去,要去认识更多的巡护员,去了解更多。”米瑞蓉说,可以感受到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
米瑞蓉还要建立更多链接。她把天府项目中心每年的活动梳理出来,巡护员的启动和巡护员的颁奖,两季生态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工委扩大会,以及项目中心间的互动学习……她都鼓励会员积极参与进来。
工委培训也尝试搬到了会员企业,去探访、参观、培训、互动,大家互相熟悉,增进了解,“每一个环节都能感触得到,而不是只在微信群里说事,效果非常好。”米瑞蓉决定以此为常态,往后依次走进不同的企业。
天府项目中心组织开展的会员参访交流
对于会员的“来来往往”,米瑞蓉向来保持“随缘”的态度。同为企业家,她理解企业有大有小,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持续10年拿出10万会费给一家公益机构,还包括很多公益活动要捐款,“这个事情本身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
而米瑞蓉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精力和时间,把影响能做到最大,感召大家。
米瑞蓉有很多身份,企业家、作家、以及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成都阅读协会会长等多重社会身份,微博拥有百万粉丝,在不同的场合,她的身份在不停转换。她坦言自己以前并不愿意介绍很多职务,但是到了阿拉善SEE以后,她开始把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用到极致。
“我的微博,我的微信,我所在的几个协会,都可以作为宣传。”米瑞蓉说,她会用最大的力气让大家知道阿拉善SEE,知道“最美巡护员”和“熊猫回家”。但是钱必须得用在刀刃上,“文案是我自己写,主持也是我自己做,因为我觉得阿拉善SEE的钱应该用到项目上。”
米瑞蓉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现在她走到哪里都主动介绍,“我是阿拉善SEE天府项目中心主席,米瑞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