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期“工委主席访谈录”,珠江项目中心主席虹瑶分享了环保项目定位的思路转换、会员发展的一对一拜访以及 “珠江模式”设想,虹瑶希望,珠江项目中心能够通过环保项目的带动,让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粘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形成正向的叠加效应。』
虹瑶
珠江项目中心主席
虹瑶,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主席;联邦家私集团董事。
珠江项目中心成立于2013 年10 月,截至2021年10月,共有会员45名;由关注珠三角社会建设和环保公益、探索自身环境使命的企业家联合发起,共同探索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之路。2016 年发起成立“广州市企业环境保护产业联合会”,2021年发起成立“广东省珠水云山自然保护基金会”,先后打造了“水美珠江”、“守护南精灵”、“绿色金融和绿色供应链”、“SEE Youth”等品牌项目,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环保公益行业的进步,实现珠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与珠江项目中心共同成长的8年多时间里,虹瑶从会员到第二届工委副主席、第四届工委主席,她最珍惜的是珠江项目中心“没有大佬文化”的简单关系。经历了前三届工委的努力和沉淀,虹瑶觉得如今最重要的,是把“前辈”的想法平稳落地,保持与总部的有效链接,也保持这份“简单”关系,让中心会员感受到价值,一起开心做公益。
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主席虹瑶
项目战略——走向“个性化定制”
刚接手第四届工委主席,虹瑶就组织了一场战略讨论会,共同讨论这一届工委开展什么项目,如何开展项目。
“珠江项目中心开展什么项目,不应该是我主席说,而是大家都认为合适的项目。”虹瑶说,首先自己不见得专业,其次她也希望形成积沙成塔的效应。
珠江项目中心从2013年成立,跟随总部的发展,是最早一批独立开展项目的在地中心。
成立之初,珠江项目中心花了不少精力讨论自己的着眼点,第一届工委学习台湾的经验,做在地保护项目,出于珠江以水为核心的资源现状,决定在“水”上做一些试验和试点。
于是,第一届、第二届工委聚焦保护珠江水,打造了“流溪河水源地社区环保项目”、“水美珠江”、“世界水日水美中国论坛”等品牌项目;第三届工委在前两届的基础上,以扩大公众关注度和参与度为出发点,聚焦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项目,发起“守护南精灵”、“生物多样绘画大赛”“SEE Youth青少年公益领导力培养”等特色项目。
2017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水美中国论坛
经过讨论,珠江项目中心第四届工委和各委员会核心成员共识决定, 将以工业绿色供应链为战略拓展型项目。
绿色供应链参访调研
这是结合珠江项目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得出的结论。珠江区域制造业强,影响面广,员工数量庞大,对未来环境带来的影响和贡献也是巨大的。如果能够通过项目的树立,让更多的企业被阿拉善SEE的理念影响,参与到绿色供应链活动,或者因为这些活动的参与成为会员,虹瑶觉得,可以很好地扩大阿拉善SEE的实力和影响力。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事情,所以我们把这个作为战略重心。”虹瑶说。
但这不是马上能够见效的,“因为是创新性的东西,究竟有多少力量,用多少资源,在哪个点撬动,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都说不准。”虹瑶说,珠江项目中心给自己定了一个长线的目标规划,用3—5年使“工业绿色供应链”项目成型。
虹瑶很明确,珠江项目中心根据目前的资源匹配情况,是一个资助型的项目中心,而不是执行型的项目中心。但是经过前三届的沉淀,这一届工委也有变化——从“别人有什么(项目)去资助什么”转换成“个性化定制项目”,比如跟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合作,研究设计工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相应评价体系,就是重要尝试。
虹瑶很感激这一届工委的凝聚力和执行力。相比往届,这一届工委虽然从7人减少到5人,但工委班子刚组成,彼此都感觉“我们这一届有得玩。”虹瑶说,那是一种很明显不是某一个人去努力的感觉,“大家都愿意把自己投入进来,说我能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给了虹瑶莫大的信心和鼓励。
“不搞很大的执行机构”是这届工委的共识。除了工委由7人减为5人,中心秘书处也由4人保持为3人。人越少越容易链接成核心,虹瑶说,每次搞活动都特别齐整,每次又不断加强这样的凝聚力,“其他会亲看到工委们这么积极,这么多投入,可能参与度也就会更加好。”
实际情况也如此。第四届工委上任13个月时间里,召开了12次工委会。在这一届工委共同的努力下,会员也普遍觉得“最近项目特别多”,大家的参与度也变高了。最近的几次活动,都有约20名会员参加,这让虹瑶感到欣慰,“大家的积极性和粘度还是可以的。”
会员发展——工委一对一对接
珠江项目中心成立至今,有超过100位企业家加入,在鼎盛时期,有效会员也有近百位之多。如今珠江项目中心的会员45位,其中会龄5年以上的会员占七成以上。
从近百位会员到减半的过程,虹瑶对维护会员的数量和会员的质量很有感触,“不一定要追求多的会员,而是希望我们的会员确确实实在阿拉善SEE的组织里收获到一些理念,一些共同行为,还有一些项目的机会。”
一定程度上,投入越多,感情就越深,任何组织都是这样。虹瑶也看到过,有的会员被某个事件、某个活动吸引或者打动,火速加入阿拉善SEE,但本身了解并不深刻,入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加上企业很忙,又匆匆退会了。
在珠江项目中心,会员的互动有几个载体:工委一对一拜访会员,邀请会员参加中心的活动,走进会员的企业开展珠江学堂。以此保持多频次的接触互动。
珠江学堂会员企业走访
第四届工委成立之始,就建立了会员对接机制,除了每个工委有对接的会员名单,专门负责会员工作的工委还会做一些跨界的联络和沟通,帮助其他工委更好地会员进行互动。
“现在除了一两个会员,其他每一个都走访到了。”虹瑶说,但对于已经流失的会员,珠江项目中心走访并不多,“现在的重心是让目前有效会员,感受到组织的价值。”
珠江学堂是珠江项目中心发起的特色项目,最近刚完成第21期的活动,每一期走进一家会员企业,设定特定的主题,根据会员关心的问题,邀请外部专家、相关领域的NGO,以及跨界专业人士比如营销界、直播界、新闻媒体界等,形成跨界的思想分享,让会员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有交流,而且真正有收获。
相比之下,“珠江家宴”显得“非正式”很多。这是以会员张罗晚宴的形式,搭建固定的交流平台和模式,会员也可以带亲朋一起参加,为彼此提供互相了解和增加链接的机会。
虹瑶还积极动员新会员去参加阿拉善SEE总部的活动,她相信,这样的场合最能让初入会的会员加强对组织的了解,也增加对阿拉善SEE的认同度和参与感,就像自己当初一样。
珠江项目中心作为一个“老”项目中心,整体而言,体现了广州企业家普遍的“务实”特征,这里“没有大佬文化,没有太多的利益诉求,是特别单纯的一个项目中心。”无论是作为第二届工委,还是身为现在的主席,虹瑶都着力推动大家“不要偏激”,要有能力、有沉淀,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面对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挑战。
“我们自己挺珍惜这样的状态,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彼此之间关系简单,大家开心加入组织、开心做公益更好,有时间就尽量参与,参与不了也开心,我自己认为先保持这样的一个状态。”虹瑶说。
在发展新会员的时候,虹瑶从来不忌讳讲阿拉善SEE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首先这是一群非常有理念的人,简单的人,有趣的人,大家愿意去花时间花钱去做公益;其次这里有丰富的公益项目,能够让我们的公益实践在这条线上丰富;第三对于企业的品牌也是个加持,我觉得是个多赢的局面。”虹瑶说,她就是靠这样的理念去影响周围的人。
但她也不会随便推荐入会,“核心是对大家都有好处,我们需要企业家,企业家也需要这个平台去赋能。”虹瑶说。
当项目开展得更好的时候,会员的参与度、社会的影响力,会形成正向的叠加效应,“就像是一个石头扔进水里,一圈一圈的涟漪会不断张开。”这是虹瑶愿意看到的,她希望让核心参与的会员获得一种能量感,获得一种更强的信念,然后通过他们让这个圈层不断去扩张,“任重而道远,但是很有意义。”
中心治理——类似于公司管理
和总部的关系,虹瑶一直在寻找最好的平衡点。她一直以来的强烈观念,就是要对阿拉善SEE这么多年发展起来的管理机制和项目,做好传承与迭代。
“首先传承很重要,不是单纯挖自己的特色,而变成像藩王一样,就顾不了中央,我觉得大家的力量应该是协同的。”虹瑶说。
虹瑶并不赞同项目中心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核心内容,“有条件创造核心内容,能进入总部的项目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在自己还没有着眼点发力点的时候,能够把总部的项目承接起来,落地、生根、发芽、开花,“我相信各个项目中心也能做出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因为总部很多项目的确是很好的。”
这个观点在珠江项目中心内部也存在争议。“珠江项目中心成立很早,尤其在早先起步阶段,努力尝试、摸索环保项目,依此证明自己的项目推动能力。”但虹瑶觉得,这个不该是珠江项目中心的生态。
所以在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之余,承接总部的项目落地,也是珠江项目中心的工作重点。“作为一个组织,很重要的就是大家彼此加持。”虹瑶很清楚,总部拥有专业的项目团队,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指导和与辅助各项目中心在不同领域做更加有效的事情,而总部大力研究出来的品牌项目,也需要项目中心资源和人员的支持,“这就和企业管理的逻辑是一样的。”
虹瑶觉得,其实总部的很多设计都很巧妙。比如“卫蓝侠”建立了在地机构跟投的方法,能够激发更多在地机构将自己的相关项目纳入“卫蓝侠”旗下,或者在“卫蓝侠”的指导思想下去开展相应的项目。而珠江项目中心的绿色供应链项目,就在大范围里属于“卫蓝侠”的范畴,所以珠江项目中心也和“卫蓝侠”团队保持着互动支持的关系。
再比如珠江项目中心参与了总部的湿地联盟项目,结合让会员更容易参与的需求,正在推进托管广州中心区的一个湿地公园的项目,基本完成了广州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的本体调查。在此基础上,珠江项目中心再和红树林基金会(MCF)进行密切合作,打造一个本项目中心落地的项目,又能很好地和“劲草”和“创绿家”的伙伴链接到一起,再通过这个项目加强和总部、其他项目中心的互动,让大家在实践上彼此学习。
广州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调研
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这一届工委还希望在公众宣传和品牌传播方面得到提升,使珠江项目中心环保项目变得更具公众影响力,形成“珠江模式”。虹瑶很清楚,不管是企业还是组织,都需要“品牌”的力量,品牌的美誉度、影响力,在获得社会资源、吸收会员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这也是总部的传统。通过录制会歌、制作宣传片、主题访谈,利用公共资源进行户外广告,以及媒体广告和明星资源的运用,阿拉善SEE一直在扩大公众影响力方面努力尝试。
珠江项目中心确实在积极思考传播的问题,以提高公众参与和公众的意识。今年99公益日,珠江项目中心围绕绿色供应链设计了相应的传播画面,结合广州地铁这些公众媒体的公益资源进行了相应的投放。工委还明确提出,要对项目品牌进行梳理,率先成立品牌管理委员会,“我们感觉自己比较有能力,也有基础去做这样子的事情。”虹瑶说,在明年的规划里,珠江项目中心加大了在品牌宣传上的预算。
珠江项目中心绿色供应链项目公众传播
如果说在前两届工委尚处于摸索阶段,第三届工委其实立下了雄心壮志——要扩大团队规模,将项目做大,做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甚至还注册了在地机构,开设驻地的办公共创空间。虹瑶觉得,第四届工委要做的,便是在前三届的基础上,把一些想法尽量去扎实地落地。
珠江项目中心ECOPARK环保共创空间
虹瑶心里明白,珠江项目中心和总部之间的关系,就像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独立与协同。她希望珠江项目中心对于总部来说,虽然距离远,但实际上是能够和总部配合的一个项目中心。就像她熟悉的企业管理:有一个很强的总部,各分部又有各自的实践,然后跟总部融合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