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开启了崭新阶段。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全文共十九篇、六十五章,其中,超20个章节涉及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13件,立案的4940件提案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468件,占9.5%;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73件,议案内容主要集中在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健全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完善国家机构组织和职能以及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等领域的立法。
从“十四五”规划到两会对环保的持续关注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需求和保证。我们站在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角度,通过讨论参与度、参与能力和参与必要性等方面,尝试寻找出贡献于“十四五”规划的发力点。
主要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乡村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
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发挥产业协同联动整体优势,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加大上游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筑牢三江源“中华水塔”
创新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
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严格围填海管控,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滨海湿地保护
拓展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保障入海河流断面水质
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
探索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加强深海战略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
参与北极务实合作,建设“冰上丝绸之路”
提高参与南极保护和利用能力
有序推进海洋基本法立法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加强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
全面加强天然林和湿地保护,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
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用地用海等政策
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
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完善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长江流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试点
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
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
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
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
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
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
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弃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
加快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大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
完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强化河长制、湖长制
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节能监察、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能效、水效“领跑者”制度
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
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人文合作, 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
推进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野生动物保护、荒漠化防治等交流合作
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环保内容可以看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五年中,将继续得到强化。这一崭新阶段的开启,既是对“十三五”的承接,也是建立在“十三五”已经打下的良好基础上。
“十四五”规划纲要不仅延续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说法,更进一步提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着重强调了底线思维,提醒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统筹协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密切相关,本身也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目标与过程。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
一大批新兴产业将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在聚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仅包括绿色环保产业,还有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等与环保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
以能源领域为例,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将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在相关领域,将会有一批新生企业,并产生龙头企业,它们都将从中受益。
再以交通及其相关领域为例,生态文明建设将作用或被反作用于多个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更快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保,也将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诞生多个国产知名品牌。城市交通也将在大数据产业支持下提升管理水平,有利于解决因道路拥堵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密切相关。“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加强数据、知识、环境等领域产权制度建设,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无论是对环保产业本身,还是对其他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产业,都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倒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升级,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产生正面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是农村及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多次同时提到两者。比如,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再比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之际,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脱贫攻坚所打下的基础和所积累的资产,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三、企业与公益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都涉及要以市场为导向,健全绿色交易市场机制、绿色收费价格机制、绿色金融财税制度,完善绿色标准、绿色认证、统计监测制度和绿色法律法规,形成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内容中,提到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在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方面,还提到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2019年,阿拉善SEE成立“乐在农家”专项基金,在广西、重庆试点生态治理项目,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给予回应,通过森林、农田和水的综合治理与保护,实现了小流域的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和可供复制的模式。
企业更了解市场,擅长让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领域发挥作用,解决很多其他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以阿拉善SEE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为例,一部分房地产企业联合起来,要求上游企业提供符合绿色标准的原材料,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不会被采购。龙头企业、消费型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方面做文章,将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抓住一端,就可以发生链式反映,并借助市场机制,切实提升了全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环保动力。
企业与公众直接打交道,有很强的社会调动能力。由阿拉善SEE联合多方发起的“卫蓝侠”项目,以造成环境质量影响的直接源头(工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为主要工作对象,通过调动公众参与形成广泛监督、助力完善政策与法律的强制约束、推动将环保要求植入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绿色金融与绿色供应链)等,持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约束力,形成企业绿色转型的多方动力,实现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之对应的是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在加大上游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筑牢三江源“中华水塔”方面,阿拉善SEE计划在未来5年,与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保护网络,进一步提升合作紧密度,建立社区互动网络模式 。同时,项目还将探索高山牧场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模式,通过实地调查结果,设计出该区域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可行性方案,逐步减轻无人区面临的人类活动过多的威胁。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方面,阿拉善SEE诺亚方舟项目正在推动中国西南山地原始森林和高原湿地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探索和推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友善依存的关系,推进中国西南山地核心区域生物多样性全面保护探索机制,推动当地人主导和参与的落地保护,可持续利用当地生物资源,让当地人在保护中受益。
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方面,由阿拉善SEE推动的“一亿棵梭梭”项目,致力于用十年的时间(2014-2023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关键区种植一亿棵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一方面,可以恢复200万亩荒漠植被,从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遏制荒漠化蔓延趋势;另一方面,又借助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提升农牧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是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相信,通过政府、民间公益机构等各方努力,会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
图:中国政府网